去年实现产值107万元,玉龙鸣音这项产业持续释放“红利”

2021-10-17
3

让油橄榄产业持续释放“红利”

  ——玉龙县鸣音镇发展油橄榄产业见闻

  9月14日,我们一大早从鸣音镇出发前往洪门村委会采访,一路被浓雾笼罩,但到达金沙江畔时,这里的天空已变得晴朗,两岸村庄星罗棋布地掩隐在青山绿水之中。走进洪门村的地域之后,只见沿路两边的山坡上布满了高达2至3米的油橄榄树,树枝上结满了蓝宝石般的橄榄果。

  鸣音镇人大主席和国良介绍,从2012年开始,结合产业扶贫,鸣音镇引导金沙江沿岸群众发展油橄榄种植,并将油橄榄产业确定为沿江经济带的重点产业。通过近9年的发展,已重点将洪门村逐步打造成“油橄榄村”。截至目前,全镇已发展油橄榄10746亩,部分油橄榄进入初果期,2020年产量达到132吨,实现产值107万元。

加强宣传精心组织

  洪门村委会位于鸣音镇东部,地处金沙江边。东与鸣音镇太和村相接,南与宁蒗县金棉乡隔江相望,西与古城区大东乡相邻,北与海龙村相连。洪门村总面积53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28℃,年平均降雨量950毫米。该村属于金沙江干暖河谷气候类型,适合发展亚热带水果及耐旱经济作物。下辖13个村民小组,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41千米。总户数291户,总人口1266人。有纳西、白、傈僳等少数民族,纳西族人口居多。有耕地1367亩,人均耕地面积1.08亩。

  2012年,鸣音镇以洪门村为试点,通过大力宣传油橄榄功效、市场前景,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油橄榄种植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后,组织12个村组共15人到甘肃陇南进行为期3天的油橄榄产业考察学习;组织30名油橄榄种植大户到甘肃陇南考察学习油橄榄种植技术;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洪门村油橄榄种植带头人进行技能培训,并组织产业示范带头人到昆明、红河等地学习干热河谷地区经济作物种植技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让产业带头人学习油橄榄产业种植管理技能,开拓了视野,有效地提高了种植带头户对油橄榄产业的信心,从思想上坚定了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决心。

  2012年初,鸣音镇政府向洪门村村民免费发放油橄榄苗木、配套化肥,为油橄榄的种植打下基础;结合陡坡造林、石漠化项目等,为油橄榄种植户在盛产期前提供种植补助,解决了前期无收入需管护投入的问题;因地制宜,把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与分散发展相结合,荒山种植与低产油橄榄产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油橄榄林下空地种植摸摸香等短期效益明显的经济作物,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使群众在发展油橄榄产业的投入期也能通过种植业获得经济收入。

  洪门四组村民和耀春家,2012年以来,相继种植油橄榄40亩,去年他家的油橄榄有100多棵树挂果,收入3.8万元,靠这些“摇钱树”,全家5口人均收入7000多元。他告诉记者,他家和其他村民一样,在树下种植了林下药材黄精,黄精种植期为3年,3年后,每亩可为他家带来上万元的收入。洪门四组34户人家,去年全村油橄榄收入34万元,户均收入突破1万元。

创新管理 全力巩固

  随着油橄榄产业的初步形成,洪门村党总支牵头,由洪门村各村组党员及产业带头人发起,组织成立了包括3户建档立卡户的油橄榄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洪门村油橄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为洪门油橄榄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政府牵头,洪门村与丽江田园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党员+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即:公司负责提供油橄榄优质苗木,派出技术骨干到基地进行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指导,党总支及合作社与公司签订收购协议;农户出土地、劳力,按技术规范进行栽培和管理,其产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出售给公司,农户不承担市场风险,双方签订合同互利共赢,形成了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做到企业集中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企业技术优势与村民人力优势相结合、企业资金优势与农户土地优势相结合,充分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发展壮大油橄榄种植产业。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鸣音镇依托石漠化项目,为洪门村1000亩油橄榄每亩补助380元,共计补助380万元;依托陡坡地种植项目,为洪门村5986亩油橄榄每亩补助300元,共计补助179万元。实现了油橄榄种植户补助全面覆盖。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海龙至洪门村公路硬化 ;投入50万元完成洪门五组通村道路建设;投入140万元洪门一组至洪门二组未通连接路开挖项目;投入80万余元实施完成鸣音镇油橄榄产业水利配套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2600万余元实施鸣洪路22.2公里道路硬化项目等。目前,洪门村各组道路已实现全部通达,油橄榄产业配套水利设施不断配齐,解决了群众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增强了油橄榄产业发展后劲。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全面彰显

  油橄榄是一种寿命较长的木本植物(存活年限为50年至100年),产前投入较高,一般种植5至7年才有初步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可观,可以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同时发展油橄榄产业种植可提高金沙江沿岸的植被覆盖率,具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契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发展思路。

  目前全镇油橄榄长势喜人,市场需求较大,全镇油橄榄产业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格局,2019年全镇油橄榄产量达到20吨,实现产值16万元。2020年产量达到132吨,实现产值107万元,油橄榄产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全面彰显。鸣音镇已种植油橄榄10746亩,主要集中种植于金沙江河谷沿岸,特别是以洪门村委会洪门四组等为代表的部分沿江村组正享受着油橄榄产业所带来的“红利”,油橄榄产业成为了鸣音镇脱贫攻坚致富路上一个强大助力。


写下您的评论吧